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首页 > 园区要闻

研创经济系列之三|资本为什么“盯”上了这里

发布时间:2021-09-14浏览次数:7890 次

2月,创芯慧联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

4月,矽典微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5月,芯华章完成超4亿元Pre-B轮融资;

6月,芯行纪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

7月,芯驰科技完成近10亿元B轮融资;

9月,大鱼半导体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

……

今年以来,南京江北新区研创园“芯”字头企业的融资盛况,令人震撼。“从入驻园区到一路成长,资本对我们关注度一直很高。”记者采访中,这是企业负责人提到最多的一句话。

近九个月,研创园企业融资总额已超50亿元。那么,这片主打“研创经济”,要建设“芯片之城”的土地,为何如此受资本青睐?

“硬科技”站上风口,起步就要先人一步

EDA(集成电路设计工具)软件,是用于芯片设计的重要工具。此前,中国的EDA软件市场几乎一片空白,EDA被称为芯片领域“卡脖子”的关键环节。

“不满足于从无到有,希望我们的创新和突破使得我们的产品能够达到这个领域的领先水平。”去年10月,EDA企业芯行纪科技有限公司落地研创园,董事长施海勇和团队定下这样的目标。

芯行纪目前业务板块包括数字实现EDA和芯片设计服务两方面。“我们研发的软件目前在国内市场上几乎是没有的,可以说,我们正与国际一流企业站在同一赛道上比拼。”施海勇介绍,公司正在研发将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融合进传统EDA工具的产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已初步接近完成核心软件的底层架构搭建。

今年6月,芯行纪宣布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红杉中国、高榕资本、松禾资本、云晖资本联合领投,真格基金参与投资。

有投资方表示,数字实现EDA领域的研发难度造就了稀缺性,从长期价值投资的角度出发,芯行纪团队具备高发展潜力,期待高端技术的变革实现生产力大幅提升,并为市场带来巨大机遇。

施海勇清楚,资本最看重芯行纪的地方,在于他们是一家“硬科技”公司,集聚了一批拥有硬核实力的人才,有90%的研发人员来自于全球领先EDA公司。因此,公司投入中最大的一块就是用于人才培养、研发创新。

“细数研创园几家‘芯’字头企业,无不是集聚了顶尖人才团队的硬科技公司,这正是研创园主打研发、创新,发展研创经济的初衷。”研创园副主任叶军介绍,“研创”企业获得了市场和资本的高度认可,使得研创经济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形成良性循环,越来越多“硬科技”企业、人才纷至沓来。“十三五”期间,研创园有规上企业243家、高新技术企业483家和上市公司20余家,建设33家新型研发机构,吸引了20余个院士团队和博士以上专家人才2000余人。

这里藏了很多“隐形冠军”

团队从2人扩展到120人,研发出的4颗芯片,2颗已量产……落地两年半不到,5G小基站芯片龙头企业南京创芯慧联技术有限公司在研创园“一路疾驰”。

在总经理倪海峰和他的团队眼里,小基站不“小”,且大有乾坤。“扩展型小基站虽然发射范围低于大型宏基站,但性能一点不输宏基站,且在5G时代,它要挑起增强信号覆盖的重担。”倪海峰说,创芯慧联以5G芯片为核心,聚焦于低功耗技术在芯片领域的应用,产品覆盖5G扩展型基站芯片、模拟基带和射频芯片、物联网芯片等,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公司一直在通信芯片行业深耕。去年12月,公司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近期又将完成最新C轮融资,估值数达十亿元人民币。

“这条赛道既长又宽,长是指芯片产业发展的黄金周期较长,企业发展的周期也长,宽是指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涌现,总有新的细分赛道出现。”兰璞资本创始合伙人黄节说,从投资的角度而言,找到细分赛道上的“潜力股”很重要,他们很可能就是未来的隐形冠军,这非常考验投资人的功力。

兰璞资本为江北新区管理两只基金,主要专注于芯片产业。江北新区聚焦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四年,黄节和团队也在这里“盯”了四年,前后调研企业900余家,投资24家,有18个项目从外地引进,其中5家被评为南京市培育独角兽企业。

黄节举例,在研创园,已有一些未来的“隐形冠军”崭露头角。例如,汽车智能驾驶芯片研发商芯驰科技,致力填补国内高端光电子器件空白的镭芯光电,光电转换器件研发商芯视界……

“最近我们投的大鱼半导体,也非常值得关注。”黄节告诉记者,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市场是一个碎片化的海量市场,如何有效地服务这个市场是一个挑战。大鱼半导体是少数几家同时具备大型SoC(系统级软件)设计、系统软件研发、Modem通信能力研发的高科技企业。在投资人眼中,大鱼的产品同时具备了针对AIoT市场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务模型创新。

产业链上的“化学反应”

芯片产业这条赛道又长又宽,建设“芯片之城”任重道远。产业发展贵在聚焦,聚焦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打开江北新区“芯片之城”的产业版图,这里已集聚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500余家,初步形成涵盖设计、制造、封测和设备材料的产业链,2020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研发、创新从来不是单打独斗,在这条越来越丰满的产业链上,创新力量正在擦出新的“火花”,产生化学反应。

研创园内企业矽典微通过单芯片集成技术,让毫米波传感器实现了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的跨越。去年,矽典微与园区企业楚航科技启动开展“新一代智能雷达合作项目”,双方共同构建毫米波雷达从模组、芯片到应用场景落地的生态,持续推进本土化和国产化。同时双方将基于各自在芯片、产品应用端专业技术优势,携手研发生产新一代智能化毫米波产品,实现毫米波技术在自动驾驶、智能交通、卫星互联网、5G通信等多场景领域的应用。

“正是看中了研创园的产业氛围,我们才选择落地这里。”施海勇表示,江北新区已形成较为完整的芯片产业链,这让企业感觉到,江北新区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决心是非常明确的。

芯片产业是技术密集、资金密集、智力密集型产业,产业链完整的同时,还要更加强韧,才能走得长远。

就在前不久,芯行纪受研创园委托,成为EDA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运营方。“园区为平台配备了一流的芯片设计软件,我们参与其中,一方面做好自身研发,另一方面可以服务于园区更多的初创型企业,这种开放式的产业支持模式,是企业最为需要的。”施海勇说。短短几年,研创园已建设各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0余家,投资近20亿元。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南京江北新区“十四五”发展规划》,在“十四五”发展目标中,规划提到“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研创型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在城市发展格局中,提到“南部以产业技术研创园为主体,抓住五桥开通契机,强化全域联动创新,打造开放程度高、创新能力强的经济发展新引擎”。

截至目前,研创园聚集“研创经济”企业超600家,较去年增长30%。踏上新征程,在江北新区未来的发展蓝图上,“研创经济”潜力无限。

  • 江北新区云政街9号 南京市江北新区研创园共享空间
  • 电话:025-69800000(招商) 025-69809999(企服)025-58536282(行政)
  • 传真:025-58536515

研创园微信公众号

研创E党建小程序

Copyright © 南京软件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苏ICP备16044360号-1